<
    从骨子里面想着的就是八旗之天下,满洲之天下。

    苏曳缓缓道:“臣想要率领这三万陆军南下平叛,是想要让他们归心。那这些八旗王公想要让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,又何尝不是想要彻底掌握这支军队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担心臣会把这支军队中的旗人送去当炮灰,彻底灭掉。那么臣请问,如果旗人王公率领这支军队南下平叛,会不会把里面的汉人将士当成炮灰,推上去送死呢?”

    “在这方面的人品,太后娘娘是相信臣,还是更相信僧格林沁和胜保呢?”

    “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,率军去平叛,第一要务是不是能打胜仗,是不是能够剿灭逆军?”

    “太后觉得是臣带兵南下平叛胜率大一些,还是僧王和胜保胜率大一些?”

    慈安太后扶额,内心的主意再一次动摇了。

    原本她已经要做决定了,结果再一次摇摆了。

    足足好一会儿,慈安太后道:“你,你先退下,我再做斟酌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太后娘娘,军情如火啊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次日朝堂上。

    肃顺,端华、载垣、载龄等人充满了期待。

    因为慈安太后昨天告诉他们,今天一定会给一个答案的。

    但是朝会上,慈安太后依旧没有做决定。

    “端华,你昨天晚上和俄国公使谈得怎么样?”慈安太后问道。

    端华道:“启禀太后娘娘,俄国公使拒绝谈判。他说大清必须先表示出诚意,先罢免当前的总理大臣作为先决条件,否则绝不谈判。”

    众人的目光再一次望向苏曳。

    慈禧太后冷道:“可笑,绝无可能。”

    慈安太后想了一会儿道:“先谈判,再谈条件。”

    端华道:“太后娘娘,时间在俄方,而不在我大清啊。俄国军队已经占领了瑷珲城,接下来就会潮水一般南下,整个黑龙江都危也。我们这边拖得越久,北边那边沦陷得越多,军情如火,事不宜迟啊。”

    慈安太后目光望向了苏曳。

    但苏曳充耳不闻。

    他绝对不会请辞总理大臣。

    接下来,肃顺旧事重提,再一次道:“太后娘娘,南方战局,岌岌可危,请太后娘娘早下决心,派遣重臣率军南下平叛。”

    “奴才举荐僧王和胜保,率军南下平叛。”

    田雨公再一次出列道:“臣举荐苏曳大人,率军南下平叛。”

    最终,慈安太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。

    “传旨直隶所有的军队,天津的陆军,随时准备南下作战。”

    “传令蒙古马队,陆续向京城方向集结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主帅,本宫再行斟酌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京城这边,太后犹豫不定。

    而天津三个陆军师,依旧进行艰苦的训练。

    甚至,训练得比日常更加拼命了。

    但是,也更加对立了。

    三万多军队,大半是汉人,小半是旗人。

    双方的意志,已经陷入了绝对的对立。

    甚至,完全没有了骑墙的空间。

    所有的汉人士兵,都坚决认为应该由苏曳率军南下平叛。

    所有的旗人,都坚决认为应该由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。

    说实在话,经过这好几个月的练兵,有很多旗人内心对苏曳是敬服的。

    因为苏曳每天的上课,都帮助他们开拓了视野,让他们有了新的认知。

    但是,个人是违背不了群体意志的。

    尤其当这个群体意志已经上升到大清的政治正确。

    几乎每一个旗人都觉得,自己是八旗的火种。

    每一个人都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。

    支持僧王和胜保统兵,就是保卫八旗,就是保卫大清。

    他们都别无选择。

    事实上,苏曳还算理解这种情绪,因为哪怕满清要灭亡的时候,还有一些八旗精英在为之奋斗,在努力推动符合满人利益的君主立宪,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杀,也矢志不渝。

    八旗,就是这群人的信仰。

    而苏曳要做的,就是彻底打碎他们这种信仰。

    而天津这三万多陆军种子的声音,也不断传到了京城。

    两宫太后,头痛不已。

    同一支军队内部,都已经如此对立了。

    那将来怎么办啊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意识形态在后退啊,苏相。”左宗棠道。

    他对新名词的接受程度很高啊。

    田雨公道:“对啊,在后退。之前这三万多新式陆军中,还是有小部分旗人心向大帅的。但是现在完全统一立场了,彻底陷入满汉对立了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这是难免的,群体的意志会裹挟个体的意志。”

    田雨公道:“如此一来,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现在小规模的满汉对立,比未来大规模的满汉对立要好。现在解决了,未来就不会大分裂。”

    田雨公道:“所以,您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既然,彻底的对立已经完全不可避免,那就加速这一切,让这种对立变得更加剧烈。”

    左宗棠不由得兴奋起来,跟着苏曳做事就是这么爽。

    魄力无敌。

    很多领袖遇到困难,就本能想躲,想要妥协,想要含糊其事,不顾一切想要把矛盾压下去。

    而苏曳想的是彻底解决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世清。”

    王世清上前躬身道:“属下在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你是汉军镶黄旗对吗?”

    王世清道:“是的,属下经过三次抬旗,如今算是镶黄旗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如今天下大乱,朝廷中的那些八旗王公大臣,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,觉得是我裁撤八旗才引发的江山飘摇。所以想要借机夺权,并且清算我等。”

    “让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南下剿逆,仅仅只是第一步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率领大军南下,湘军全力配合,打几个大胜仗,收复苏南失地。然后率军凯旋,入朝夺权,清算我等。”

    左宗棠道:“他们想要清算的,可不仅仅是苏曳大人,还有西边的那个太后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完成这一切后,他们就会把帝国新式陆军的那些汉人士兵抬入八旗。帝国新式陆军,也就成为了新的八旗军队,他们要完成彻底的复辟。”

    毫无疑问,几乎所有的八旗王公大臣都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这次天下大乱,当然谁也不想,但对于他们而言,却也是一次难得反攻清算的机会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彻底断送他们的念想。”

    “世清,明日上朝,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主动退出所有旗籍。”

    王世清道:“是!”

    左宗棠不由得微微一颤道:“苏相,您的意思是未来帝国陆军的所有旗人,都要退出旗籍?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对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已经彻底对立了,立场鲜明了,那不如趁着这一波危机,为下一波改革做铺垫。”

    崇恩,田雨公、左宗棠都有些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苏曳之强硬,真是难以想象。

    现在天下大乱,正是中枢最虚弱的时候,也是苏曳最虚弱的时候。

    他不但不后退,还想着继续保持政治进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次日朝堂!

    八旗王公派系,再一次发动攻击。

    当然,依旧没有指名道姓。

    黑龙江的军报再一次传来,说俄国大军在瑷珲休整的两天后,便继续南下。

    黑龙江其他区域,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黑龙江将军泣血求援。

    而端华再一次说,俄国公使拒绝谈判。

    除非罢免总理大臣,否则绝对不上谈判桌。